吸引力法則自《秘密》開始已經橫掃近十年願力法則的市場,乍聽之下以為是什麼新奇的概念,深究其意,其實也沒有繁複的數理邏輯,或運作公式,只要保持正念就能心想事成?
我的解讀是:仍是佛教的因緣果報解釋最周延。吸引力法則只講善念跟願望實現的邏輯;卻不提罪業障礙心願成就的根本原因。
過去世善業成熟,則今世福報較多,貴人幫助,出生背景,外貌智慧傑出, 也容易想什麼成就什麼。過去世惡業成熟,則今世障礙多,小人怨親多,六親無靠,出生寒微,平庸愚昧,也容易事與願違。
它不是上帝深不可知的旨意,而是基於自做自受的邏輯之中。
禍福的因素有人歸諸於先天運氣或後天努力,其實仍然根植於肉眼無法觀察的冥冥天意,其實背後的推力仍然來自累世的善惡業力的加減、拉距。
佛說要改變命運的前提就是要懂得懺悔。只有和過去世的虧欠達成冰釋與贖罪,如此做過的善因也才能在不受阻擾的情況下,得到回報。
換言之,都是自己障礙自己,也是自己幫助自己。而唸佛、持咒、祈禱都是向至上意識尋求幫助,祂會出手回應,當然是出自虔誠的獲得與善業資糧的提取;祂若如如不動,必定是我們沒有對過去的虧欠懺悔、補償,所以祂示現愛莫能助的寂然。
成就一件事,是很多因素聚集所至。我相信所謂的樂透中獎這回事,也必定是這種潛規則所致。因為數學可解釋中獎的機率,卻無法說明為何是他不是你的問題。
一切的幸與不幸都交織著千絲萬縷,命盤可以透露出若干訊息,意即今生的富貴貧賤與運途可概略看出雛形。算命算到最後不如問問自己是否吝於幫助別人;是否嫉妒喜歡酸言酸語,甚或總是要跟人爭到底不吃虧的習性?倘若能從心念覺察自己,反省人生,絕對比預知未來命運更有實際的作用。